風濕病 rheumatic disease

天氣轉涼,不少長者或風濕病的患者特別容易出現關節疼痛問題。風濕病並非老人專利或刮風下雨時才會發作。大部分風濕病都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與風雨濕氣沒有直接的關係,免疫細胞過度活躍自我攻打,導致正常的關節、肌肉、皮膚或血管發炎。

什麼是風濕病?

風濕病,泛指造成關節或結締組織,包括肌肉及其它軟組織反覆疼痛的一類自體免疫失調疾病,症狀常會間歇性發作。風濕是一大族群疾病的通稱,但涵蓋至少200種不同類型的診斷,例如下列幾種常聽見的疾病:紅斑狼瘡(SLE)、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spondylitis)、乾癬性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骨關節炎、乾燥症、硬皮病、隱形的風濕、痛風、屬較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等都包括在內。

風濕病的症狀有哪些?

風濕病的臨床表徵極為多樣化,病人常有全身性的症狀。加上很多疾病其臨床症狀常是漸次發生的,因此欲做正確的診斷,需考慮很多因素,包括患者的病史、臨床表徵來做綜合判斷。當原本保護我們免受細菌入侵的免疫系統,錯認關節和軟組織為敵人加以攻擊,導致發炎,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 晨僵(即早上全身關節僵硬疼痛難以活動)超過30分鐘
  • 3個或以上的關節發炎、疼痛、紅腫、僵硬,最常見是手指、手腕、手肘等關節
  • 即使休息後,關節痛亦未紓緩
  • 有時出現紅疹、無故發熱或發燒、消瘦等
  •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更會出現對稱性關節炎,即患處在對稱位置(如:雙手手腕或左右兩邊手指關節)

在門診中也常見的隱形風濕(SNRA;  Sero-Negaive Rheunafic Antheritis),病患主述中有很明顯風濕特徵,但在驗血報告數據中沒有呈現有風濕的數值,治療一陣子後病人的治療滿意度是非常低的,但在藥物中加入針對風濕的處方,之後病人給予的回饋是非常好的。

風濕用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沒辦法透過藥物治癒,但可以經由藥物減緩關節損傷並減輕疼痛。 

第一階段用藥: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

常見的藥物:Aspirin(阿斯匹靈)Inbuprofen(布洛芬)Celebrex (希樂保)…

第二階段用藥:
免疫調節抗風濕劑 (Dmards;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常見的用藥:hydroxychloroquine (Plaquenil;必賴克瘻)sulfasalazine (Salazine;撒樂膜衣錠)methotrexate (MTX;治善錠)leflunomide (Arheuma;雅努麻)D-penicillamine (Metalcaptase;滿克特)azathioprine (Asazipam;安思平)mycophenolate (Myfortic;睦體康)cyclosporine (Sandimmune;新體睦)…等。

第三階段用藥:
針劑生物製劑(Biologic Therapy)、可以抑制特定的發炎因子來治療免疫失調疾病。

最常見的是:

皮下注射型生物製劑: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 (TNF;tumor necrosis factor):欣膝亞(Cimzia;Certolizumab)、復邁(Humira;Adalimumab)、欣普尼(Simpni;Golimumab)、恩博(Enbrel;Etanercept)

基於有效的藥劑陸續一直上市,是風濕症患者的福音:

  1. 靜脈滴注型生物製劑:T淋巴細胞活化抑制劑:恩瑞舒(Orencia;Abatacept;)
  2. 靜脈滴注型生物製劑:人類介白素6受體抑制劑(IL-6.inhibitor):安挺樂(Actemra;Tocilizumab)
  3. 靜脈滴注型生物製劑:B細胞溶解促進劑:莫須瘤(Mabthera;Rituximab)
  4. 新型小分子口服免疫調節劑〈JAK 激酶抑制劑〉:捷抑炎(Xeljanz XR ;Tofacitinib)
  5. 但是生物製劑藥價都是天價,若嚴重度符合資格,可以去醫院風濕科申請此類較昂貴的藥物,一年的藥費高達數十萬新台幣甚至百萬。(預估:一針2萬、每週2次或每2週打一次)

日常飲食照護及預防

風濕病可說是體質的病,要長期療養才不會有嚴重的後遺症,而且壯年期的發病率很高,某些病徵甚至會出現於兒童身上,患者的關節會出現疼痛及僵硬現象,但他們可從飲食及日常運動入手,紓緩症狀。

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低油、低鹽、低糖、高蛋白質、高鈣的攝取,以減緩長期服用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也有許多食材的營養素具有抗發炎效果,可以抑制發炎。

  1. 植化素、花青素
    包括花青素、茄紅素、葉綠素、葉黃素、β-胡蘿蔔素等。富含植化素的植物,幾乎都是色彩鮮豔或含特殊氣味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薑黃、芥藍、青椒、紅蘿蔔、洛神花、黑木耳、黑芝麻、山藥及杏仁等,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
  2.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相關食物包括核桃、胡桃、奇亞籽、亞麻籽油、紫蘇油等
  3. 各式豆類與五榖雜糧
    除了蛋白質之外,也富含許多抗氧化、抗發炎的微量礦物質,如鋅、銅、硒等。扁豆、紅豆、綠豆、鷹嘴豆、藜麥、米豆、花豆等,都是很好的抗發炎食物。
  4. 無麩質全素飲食(Gluten-free diet)
    指的是採用天然、無動物性製品的全素(不含奶、蛋)飲食,選擇新鮮蔬菜及水果、根莖類植物、堅果與種子類、五穀雜糧等新鮮無加工食材,避免精緻加工品,如各式麵粉、蕎麥粉、白飯、精製糖、鹽與重口味的調味料、防腐劑。

避免攝取促進身體發炎的食物:

  1. 精製糖
    包括砂糖、冰糖、果糖糖,這些並非屬於天然的糖分,而是經過精鍊、過濾、濃縮、結晶等過程再加工,經常食用會出現血糖過高或過低情形。
  2. Omega-6脂肪酸
    高油炸、油煎的食物對大腦功能的運作雖也扮演重要角色,但如果在體內含量過高,則會使發炎症狀惡化。
  3. 反式脂肪酸
    糕餅、乳瑪琳、美乃滋、酥油,常見用於烘焙食品中,製造酥脆或滑潤口感,但吃多會造成肥胖,對身體傷害也很大。
  4. 紅肉及加工肉類
    培根、火腿、香腸、肉鬆、煙燻肉乾,這類食品是由醃製和煙熏等方式製作而成,也常被不少學者認為可能致癌。
  5. 麵粉製品
    蛋糕、麵包、餅乾、麵食,這些甜點雖然令人難以抗拒,但其中所含的糖分過高,也容易使身體機能變差,甚至引起發炎。

運動治療,有效減少病痛!

對於許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而言,劇烈運動似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只要在適當的範圍內運動,它不僅可以幫忙改善關節活動度、維持肌肉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助於降低疼痛和改善身體機能,可以在心理上獲得助益。

一般我們將運動大致歸類為三種型態:

  1. 增加柔軟度的運動,作用在維持關節活動度,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2. 增進肌肉力量的運動,有助於穩定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最常用的是等長式收縮運動。
  3. 加強心肺耐力的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步行、游泳、騎腳踏車。

而患者是否適合從事運動治療,應該與醫師討論。溫和的關節活動每天應該規則做兩次,大多數醫師都會建議游泳,或在溫水池中進行和緩的活動,除了可以減輕疼痛,放鬆肌肉外,也可改善關節活動度、強化肌力及耐力。

即使在疼痛較明顯的時候,有的醫生也並不建議完全停止活動,但是次數及活動量要減低。相對的,在疼痛不明顯之時,並不表示可以從事任何活動,以免因為運動過量,使關節受到傷害或使得關節炎再度發作。

生長板年紀輕輕膝蓋卻禁不起操!

      在青春期生長期間,骨骼、肌肉和肌腱快速生長並未完全發育完成,若過多或過激烈的運動都很容易造成傷害的產生,拉扯的力道將導致脛骨結節與生長板產生發炎,甚至出現微小的撕裂傷,造成脛骨粗隆部位的凸起。

什麼是生長板?

      兒童、青少年反應膝蓋下方每當運動後都會疼痛,甚至不能彎曲,膝蓋前方甚至凸了一塊,最常見的狀況就是「脛骨結節骨骺炎」,好發於青少年生長板為閉合之前,我們膝關節的脛骨骨骼處擁有一個特殊的區域,稱為生長板(Epiphyseal growth plate,骺板),在生長板前端的骨頭,稱為脛骨結節(Tibial tubercle,脛骨粗隆),而脛骨結節上連結著髕腱(Patellar tendon)。當反覆拉址造成脛骨粗隆部位的凸起疼痛及腫脹的部位是較為脆弱的軟組織,凸起的部位也成為骨頭的一部分,一旦隆起之後就不易消失。

容易罹患的原因

      生長痛是在發育時,俗稱生長板的骨骼分裂、帶動身體的成長,大多數是由於膝蓋肌腱反覆拉扯或過度運動所造成,但也可能由於一次不當的跳躍或局部的撞擊而引起症狀,從而影響局部循環不良而產生發炎的現象。

  • 小時候做太多屈膝或跳躍動作
  • 小時候曾膝蓋受傷,一直疼痛
  • 熱愛跑跳、頻繁蹲下運動項目
  • 小時候比較好動的成年人

      相關的臨床症狀,可能在剛起床膝蓋前方、小腿肉後側產生疼痛,按壓時會有疼痛感,偶爾伴有局部腫脹的現象。在身體蹲下、上樓梯、或走路爬坡時會更加劇烈疼痛,短暫休息後可獲得緩解,當發生疼痛的時,不會有紅、腫、熱、起疹子的發炎症狀,但可能會間歇性持續幾天。

不動刀的治療方式

      會建議使用增生療法,再搭配密集的物理治療,讓受傷的軟組職得到更快速的修復。

自費治療:

  • 超音波導引注射:將增生藥劑注射到關節或骨頭與韌帶筋膜連接處,使受傷或修補不完全的肌腱韌帶增加強度、厚度、穩定度,放鬆肌肉,減緩疼痛,治療疾病。
  • 體外震波:利用高能量震波,把能量聚焦傳遞到患部,引導新生血管增生、生長激素增生、軟骨增生,以改善慢性發炎及改善纖維化的肌肉恢復彈性,同時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
  • 冷雷射:使用新引進的樂福雷射4.0+準直治療手柄,使用準直模式達到深層的高密度治療,再配合其他進階的雷射(波長6608309041024)與操作,藉由雷射穿透和吸收等特性,有助於降低生物組織疼痛、增加柔軟度,加快血液循環,促進血管新生、降低肌肉緊張及酸痛。

物理治療:

  • 超音波:加速新陳代謝和癒合,可使受傷的膠原纖維恢復其彈性。
  • 電療:可刺激神經,具有止痛效果、促進組織的復原。
  • 肌內效貼紮:利用肌內效貼布,強化、放鬆或固定周邊組織,減輕疼痛。
  • 輔具:運動時穿戴膝髕健加壓帶。

      青少年的關節疼痛,可能的致病原因相當多。當膝蓋出現狀況,應儘快尋求醫師的協助,藉由專業的檢查及治療,來解決問題,以免延誤治療時間而使病情加劇惡化脛骨粗隆局部長骨刺或鈣化沉澱。若膝蓋正下方的骨頭突起特別特別明顯,通常就是沒有治療的奧斯古-謝拉德造成的異常外觀,不僅是外觀問題,慢性患者在運動中反覆拉扯之下,局部結構變得較脆弱,若執行強度高的跳躍運動,可能讓骨骺被扯離脛骨。<延伸閱讀:膝蓋前方凸一塊,我是得骨瘤嗎?>

足底筋膜炎是什麼?

日常生活中,腳掌承受來自全身的重量、給予人體良好的支撐。但當足底筋膜受到的壓力過大時,筋膜上就可能出現小小的撕裂傷。當重複的伸展以及撕裂一再刺激筋膜的狀況下,就會導致足底筋膜的發炎。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顧名思義,就是足底的筋膜發炎了。但好好的筋膜怎麼會突然發炎呢?足底筋膜的形狀,其實就像是弓弦一樣,是一個網狀、扇形的結締組織,是支撐足弓的重要結構,包覆腳跟到腳趾的骨頭,並且吸收走路時的衝擊能量,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避震器,精巧且輕薄,這也是足底筋膜最容易受損的地方,又因人體約60%的重量落在腳跟,這也是足底筋膜最容易受損的地方。

症狀可能出現在早上起床腳著地時,腳跟出現刺痛,走路後疼痛會漸漸減輕。如果休息一段時間再次站立時,筋膜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張力,而正在慢性發炎、彈性變差的情況下,足跟就會有撕裂的痛感。罹患足底筋膜炎時,按壓腳跟內處會有明顯的刺痛,壓痛點通常在足跟或足心,可能是足底筋膜炎發出的警訊,平常可試著施力於腳的大趾及足踝使之向上蹺來自我診斷, 一旦感到腳底隱隱作痛,應立刻休息,必要時及早就醫,以免問題擴大。

影響足底筋膜炎五大原因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是足底筋膜磨損過度。因此,任何會加重這種情況的因素,都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子:

  1. 足部過度承重
    當足部承受過多重量,就會提升發病風險,有較高機率罹患足底筋膜炎,因此肥胖者的足部也會承受過多重量,而肥胖常伴隨運動不足,當腳部肌力不足,便會增加足底筋膜的承受壓力,出現足底筋膜炎。
  2. 運動過度
    運動過度導致肌肉不堪負荷,進而讓足底筋膜過度拉伸,甚至造成微小撕裂傷,也會造成足底筋膜炎。
  3. 穿著不合腳的鞋子
鞋子
    可為腳部提供支撐力,然而,若是長期穿著不合腳或不適合的鞋子(例如五公分以上高跟鞋或穿平底鞋運動),可能使過度刺激發炎增加足部負擔,久了便可能產生足底筋膜炎症狀。
  4. 長時間站立
    以長期站立來說,教師、軍人、百貨公司專櫃人員、美髮業者等職業,由於工作過程須長時間站立,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機率也較高。
  5. 先天結構異常
    若有扁平足 (pes planus)、高足弓 (pes cavus)、腳掌內旋(overpronation)、長短腳 (leg-length discrepancy) 等先天腳部結構異常狀況,使吸收地面反作用力的調節功能較差、或足弓韌帶及足部肌腱已退化,長期下來都會增加足底筋膜負擔,患者也較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

治療足底筋膜炎方法

若出現足底筋膜炎症狀,最先要做的就是休息,並先以保守治療,如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物理治療等,藉由物理產生熱能幫助組織再生。若對於長期保守治療不見改善而多年足底筋膜炎纏身的病患,會建議做增生療法再搭配體外震波及冷雷射,若再配合密集的物理治療,效果會更為加乘。

  • PRP增生療法:在骨骼超音波的引導下,施打增生成分精準注射到患處,幫助受損細胞增生,修復損傷
  • 體外震波:藉由高能量震波,以重複震盪的方式,將壓力及能量傳遞到緊繃僵硬的軟組織,並促進血液循環,使組織修復力增加有不錯的效果。
  • 冷雷射:冷雷射促進可緩和肌肉痠痛,治療中可快速舒緩疼痛及緊繃,有效快速放鬆足底周邊肌肉,降低疼痛感,並加速組織的復原。
  • 復健治療:運用超音波增加該組織的延展性及促進血液循環,及利用雷射儀來修護受傷的軟組織,透過電療緩解疼痛,同時也要訓練足底的小肌肉且放鬆小腿的肌肉。

預防足底筋膜炎的訓練

足底筋膜炎的預防方法,關鍵在於減少足部負擔及舒緩足底筋膜,可依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拉筋運動的訓練。

  1. 毛巾放鬆足底
    用坐姿,雙腳往前伸直,拿條毛巾或是彈力帶,繞於腳掌前端,上半身往後傾,感受小腿與足底被拉伸的感覺。停10~15秒,共10~20回。
  2. 階梯踮腳拉筋
    找一個有高度的台階,單腳以腳掌前1/3站立,5秒慢慢往上掂起,再用5秒慢慢放下腳。重複15下,一天3次。訓練小腿與足底的柔軟度,單腳完成後再換腳進行。
  3. 足底抓毛巾
    以腳跟為支點,腳心彎曲施力,使毛巾朝腳跟處拉,保持施力狀態15秒後再放鬆。重複10至15下,一天3次。
  4. 扶牆做弓箭步
    雙手扶著牆面,前腳屈膝、後腳伸直呈弓箭步,腳跟須貼緊地面,感受小腿後肌群與腳底拉伸的感受,若強度不夠上身可更靠近牆面。持續15秒後休息,重複10~15下一天3次。

讓足底的負擔不致過大其中原因為控制體重,體重愈重足部所承受的壓力愈大,如果能控制體重,足部的負擔相對減少。此外,應選擇合適的鞋子與鞋墊,需完整包覆足部,而鞋內的鞋墊最好具有支撐足部內足弓的構造,且後跟鞋墊需要有足夠的柔軟性及吸震的效果,才不會碰到痛點。

該逼痛(鼠蹊部)小心髖關節在搗蛋!

髖關節是人體一個最大且最重要的關節,可以有多方向蹲、 跑、跳彎曲與後伸展等動作,是支撐人體的重量。當髖關節發生症狀,除了疼痛,還有僵硬、腫脹變形等,輕則走路、行動困難,嚴重時影響人的工作及生活能力。

髖關節的臨床症狀

髖關節是由骨盆的髖臼與股骨的頭部互相連結而成的,其周圍有韌帶與關節囊被包圍,外面更有堅強的肌肉與肌腱附著,形成一個穩定的構造。髖關節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發生疼痛通常是在跑步、盤腿、翹二郎腿等動作時,鼠蹊部以及大腿外側感到疼痛或卡卡的,當病情漸漸惡化後,疼痛可能會傳導到大腿前外側以及膝蓋,不只在運動後疼痛,嚴重時甚至連睡覺及休息時也會感到疼痛,進而產生蹲下動作困難,例如無法綁鞋帶、穿襪子,更嚴重時則無法上下樓梯,或是走路一跛一跛,需要拐杖輔助才能行走,關節退化的症狀非常容易與坐骨神經痛及其他肌肉問題混淆,建議至門診評估,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髖關節相關疾病影響

  • 髖關節磨損性關節炎
    原因:體重過重、長年粗重工作、姿勢不良者,因軟骨結構的磨損,使關節負擔加重,故是髖關節磨損性關節炎的好發族群。治療:可先做保守的物理治療,觀察庝痛症狀若1個月以上沒改善,可考慮經超音波引導的PRP增生療法,治療滿意度會大大提升。
  • 缺血性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造成年輕人髖關節病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造成的原因如下:
  1. 因意外造成骨折、脫臼,使血液循環受阻,引發缺血性壞死。
  2. 非意外:服用類固醇藥物:如氣喘、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雖然醫學尚未證實類固醇對骨頭的危害,但推測應是類固醇會增加血液中脂肪濃度,使小血管被脂肪栓塞。酗酒:酒精會引起血管中凝血功能之異常,加上酒精本身對骨細胞也有不良影響。

  1. 有血管相關病史:如:血管炎、血管阻塞、胰臟癌;糖尿病、或骨盆接受放射治療等。
治療:早期發現可使用超音波引導的PRP增生療法治療,避免惡化到髖關節崩塌。

  • 意外造成骨折一旦意外中造成的髖關節骨折,患者會感覺患部劇烈疼痛而無法動彈、無法負重等症狀。若骨折處有移位,應該立即進行鋼釘固定或是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否則容易帶來許多併發症。

  • 先天發育不良
在嬰兒期就罹患先天性髖關節脫臼及先天性髖臼骨發育不良的人,在嬰兒時期未能徹底治好,年紀漸長將來很容易發生退化性髖關節炎。現在比較少見,因已經列入兒童健檢項目之一,及早發現把握6個月新生兒的黃金治療期。

髖關節相關疾病治療對策

一般人均先服用消腫修復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針對關節發炎的症狀緩解,透過物理治療如短波使血循增加髖關節周遭的軟組織彈性與修復,或是電療使髖關節附近的肌肉放鬆避免萎縮、痙攣,減緩組織疼痛及復健治療來達到加成的效果,若症狀不見改善,此時建議患者考慮加快修復的自費療程。

  • PRP :會搭配體外震波重覆震盪的原理,促其關節腔內外的軟組織血管新生、化解沾黏、恢復彈性。
  • 體外震波:再使用冷雷射治療提升修復能力,幫助消炎鎮痛和消腫。
  • 冷雷射:平常配合服用消腫修復藥:針對關節發炎的症狀緩解,減少組織與及緩減疼痛及每日的物理治療達到加成的效果。(延伸閱讀: 復健儀器介紹

一、短波增加血循增加髖關節周遭的軟組織彈性與修復
二、電療使髖關節附近的肌肉放鬆避免萎縮、痙攣

人工關節手術就能一勞永逸?

過去許多患者經X光檢查後,發現髖關節有明顯關節腔磨損或關節鬆弛不穩,而不能正常行走,日常活動嚴重影響者,醫師通常會建議置換人工髖關節。全髖關節置換術,雖說是骨科手術中滿意度高達九成且使用年限為十年非常高的治療方式,但X光看似完美事實上不盡然,少數病人也有苦不堪言,反覆疼痛的情形,並非獲得好的改善,故人工髖關節手術並非終身保障。

為避免症狀惡化,調整生活習慣、維持適當體重相對重要,適度做規律輕緩的心肺運動,注重肌力訓練,增加關節周圍肌肉與韌帶的力量與強度,保護關節關節磨損,可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的惡化。另外,避免久蹲、跪坐、久坐、翹二郎腿、W型坐姿等不良姿勢,減少關節的負擔,避免使髖關節的壓力變大加快軟骨磨損。

本診所治療案例

髖關節居家保養

  1. 避免不良姿勢:如久蹲、跪坐、久坐、翹二郎腿、W型坐姿(小小孩很會),這些不良的姿勢都會造成髖關節的壓力變大加快軟骨磨損。
  2. 避免超出自身極限的激烈運動:再無訓練前提之下就從事高強度的騎單車、中、高難度的登山…等。
  3. 適度的心肺運動是好事,但是也要注重肌力訓練,能保護關節關節磨損。
  4. 針對髖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是保養關節最有效的方法,當肌肉比較強壯後可以有效減緩關節軟骨的磨損,改善關節疼痛,也能大大減少跌倒並骨折的機會。

網球腿是什麼

一名65歲患者陳先生,在某次打壘球瞬間突然“啪”一聲,小腿就劇烈庝痛難耐且無法行走,只能靠朋友攙扶,經門診評估後吳錫松院長診斷小腿肌肉撕裂傷「網球腿」。

網球腿什麼

不完全斷裂的小腿後側肌肉拉傷(calf muscle tear),甚至撕裂傷屬於中度急性的傷害,這個症狀其實不少見,因為常發生在網球救球時,所以稱為「網球腿」,其他如籃球、羽球、排球等,需要彈跳且快速移動的運動,當小腿後側肌肉被拉長時,都有可能引發網球腿,因此在經過突然激烈的跳蹬,或是熱身不足、訓練過度之下,造成小腿肌突然的撕裂、斷裂,這種傷害通常拌隨著組織老化,所以大多足40歲過後才容易發生。

罹患網球腿會嚴重跛行,無法做墊腳尖的動作,傷部偶見出血瘀青或是凹陷,甚至刺痛或灼熱感且伴隨著斷裂的聲音,數天之後,瘀青會往對擴散至腳踝處,嚴重時,無法行走且站立,常需要拿拐杖,或者需坐輪椅才能移動。

網球腿治療方式

若發現有網球腿,需進一步至醫療診所接受治療,並依個人病況提供適當治療方式,適時加入適度肌肉伸展,以達到最快速的癒合。

進階自費治療PRP注射治療:以低侵入性、效果持久,且具有疼痛緩解,利用超音波透視閃避血管與神經將PRP精準注入受損的肌肉神經與筋膜組織,更有效的直接給予消腫與修復。體外震波:利用高能量震波,把舒壓能量聚焦傳遞到患部,引導新生血管增生、生長激素增生、軟骨增生,以改善慢性發炎及誏纖維化的肌肉恢復彈性,同時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雷射治療:藉由雷射穿透和吸收等特性,適當的波長(660、830、1024)與操作,有助於降低生物組織疼痛、增加柔軟度,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肉緊張及酸痛。(延伸閱讀:小腿疼痛難耐,原來是小腿中風(網球腿)搞的鬼

每日的物理治療電療:止痛、放鬆肌肉(肌鍵)軟組織、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降低肌肉痙攣。遠紅外線:減輕疼痛、使肌肉放鬆、增加組織血液供應。

發生的當下可以作怎樣的處理

當急性運動傷害發生,最重要的是立即停下來不再繼續運動並適當處理,並將受傷的部位保護好,是恢復快速的關鍵,其目的是減少患部進一步的傷害或惡化。與大多數傷害預防的方式相同,都是要做好熱身運動,才能有備無患。另外,當經過1-2天嚴重疼痛及腫脹消除後,也可進行腓腸肌伸展牽拉訓練,此復健期間,疼痛是休息的訊號,切記不可越過疼痛閾值,否則會延緩癒合過程。當感覺小腿後肌肉僵硬及緊繃,可用手輕輕按摩,協助肌肉放鬆及恢復,以減緩不適。

如果受傷處很像是挫傷或扭傷,最基本的處置原則,口訣為PRICE: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延伸閱讀:肌肉拉傷、挫傷正確觀念)

網球腿的治療除了使用藥物控制疼痛之外,建議患者可以使用拐杖減少患肢承重和限制活動。運動前,確實熱身與伸展拉筋運動。並依個人身體的狀況,慢慢加強運動強度,並針對下肢的肌肉做訓練,也可以配戴小腿壓力襪、及良好的減震運動鞋,來保護自己,減少再次受傷的風險。

認識副舟狀骨症候群

當足部內踝接近足弓的部位發生疼痛,而導致行走或活動疼痛加劇,嚴重時甚至發炎腫痛,連穿鞋、站立都很痛苦,即為副舟狀骨併疼痛現象的狀況,稱為「副舟狀骨症候群」。

什麼是副舟狀骨症候群

足部靠內踝的位置,有一塊足部內側會突出的骨頭,稱為舟狀骨。研究指出約有不到兩成的人,除了該有的舟狀骨外,在原有舟狀骨的內側緣會多一塊副舟狀骨(accessory navicular bone),它是一種先天的骨髂發育異常,簡單來說就在足內側多長了一個骨頭。

副舟狀骨症候群的影響

在大部分情況下,副舟狀骨不會造成人們困擾及任何症狀,但少數人因為副舟狀骨結構不穩定,會造成發炎、疼痛的症狀。然而副舟狀骨症候群可能造成脛後肌肌腱失能,再加上脛後肌腱連結在副舟狀骨上,因此當長時間走路、運動時會疼痛不適,若加上是扭傷腳的患者可能會非常嚴重且受傷的部位更不易癒合,而且可能在復健期間會反復發炎腫痛,非常難纏,因此受傷後恢復就會很慢。

不動刀的治療方式

傷口恢復的好壞與患者後期遵照醫囑對傷口的護理也很重要,根據臨床研究證明,在疤痕癒合早期使用外用藥膏,可以加速傷口癒合,避免疤痕增生,達到良好的修復和淡化疤痕的效果。

若是在足部舟狀骨突出位置有壓痛,門診通常會進行X光評估,檢查副舟狀骨與舟狀骨是否有相連,必要時透過電腦斷層(CT)或是磁振造影(MRI),除了可以知道有副舟狀骨外,亦可診斷出舟狀骨壓力性骨折或缺血性壞死的可能,來更精準判斷症狀。而過去傳統治療方法是需要手術切除果副舟狀骨來處理,但是新式療法是傾個不動刀的治療方式。

急性發炎疼痛的狀況下,建議局部冰敷,並盡量休息,來緩解疼痛及消腫。並配合醫師開立口服消炎止痛藥;或是一般物理治療,如熱敷電療,但復原時間較久。

若是狀況效果不佳,或是疼痛嚴重,建議使用超音波引導PRP或增生藥劑去直接給予修復,加強軟組織增生,再利用體外震波的特性重覆震盪的原理促進軟組織加快生長,最後配合冷雷射加快修復能力,可促進局部組織的重啟修復和局部纖維強化。

副舟狀骨因其特殊的解剖構造,容易發生症狀,特別是長時間久站或運動的人身上。罹患副舟狀骨的症狀,可以嘗試穿著適當的足弓墊鞋,以減輕脛後肌腱的拉扯與負擔,降低發炎腫脹,並且改變運動習慣來加強下肢肌力,減少扭傷的發生。

如何與它共存

  1. 穿軟硬適中的鞋子或訂製足弓墊鞋。
  2. 改變運動習慣
  3. 加強下肢肌力,減少扭傷的機率。
  4. 如果副舟狀骨太大顆壓到脛後肌腱造成反覆發炎就會建議開到拿掉或作骨融合術,通常一般人都會選擇共存。

肌肉拉傷、挫傷的正確觀念

許多人常因運動造成扭傷、拉傷,拉傷是指發生在肌肉與肌腱上,因為拉扯、外力導致撕裂;而扭傷大多是關節周圍的韌帶,因為過大力量的扭扯發生斷裂,造成韌帶受傷,有時附加骨裂效果,若以不正確方式處理運動傷害,可能會降低肌肉的柔軟度、造成肌肉神經抽痛等後遺症。

肌肉拉傷、挫傷該看什麼科?

骨科、復健科、家醫科、疼痛科等都可以,並無一定答案。目前在台灣而言,並沒有專門針對運動傷害治療的醫療院所,由於運動傷害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有時候也會合併不同的狀況,在挑選醫療院所時,不妨先確認醫療院所是否有相關的檢查儀器,如:X光設備或超音波設備,讓醫師能診斷出骨頭及其他軟組織受損的狀況;再建議選擇骨、復健科背景的醫師較為符合。在實際門診中也常因看錯科別或是治療方向錯誤,錯失了黃金治療期,導致醫師無能為力之下,只能建議患者開刀處理或是維持現狀與疾病共存。

運動後肌肉酸痛與肌肉拉傷如何區分?

當運動的部位開始感覺有酸痛感、緊緊通常24小時才開始,通常一個星期內酸痛會逐漸緩和並消失(運動習慣與強度而定)、通常叫做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常發生短時間內使用特定某一肌群者,好發在健身族群,也有人特別想受這種快感,這樣才有訓練到的感覺。
而肌肉拉傷的肌肉僵硬、刺刺、熱熱的、肌肉僵硬、腫脹、瘀青、抽筋,伴隨一些無力感,受傷後馬上有感,會特別痛,影響到活動,且會持續超過1週~12週甚至更久。受傷的肌肉需透過門診醫師觸壓的方式找疼痛點,非常深層的地方才會需要用體外震波(深度更深)搭配骨骼肌肉超音波透視來更精準找到受傷的肌肉。

拉傷程度

  • 輕度肌肉拉傷
    只有一小部分的肌肉纖維撕裂傷,對肢體影響不大,外觀也不會有明顯的差異,但是按壓、使用到受傷的肌肉時會感受到輕微疼痛感。
  • 中度肌肉拉傷
    許多部分的肌肉纖維斷裂,出血導致腫大發炎反應,而功能已經受損,肌力下降,會有無力感,無法完整活動關節,需要仔細治療與復健。
  • 重度肌肉拉傷
    肌肉大範圍或全數斷裂,並且肌肉會收縮至兩端,斷裂部位會凹陷下去,使受傷的肌肉無法活動。常發生於肌肉與肌腱的交合處,若完全斷裂建議需要透過手術處理,若僅是部份斷裂可使用PRP增生療法。

受傷的肌肉要注意什麼?

如果受傷處像是挫傷或扭傷,最基本的處置原則,口訣為PRICE: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當急性運動傷害發生,最重要的是立即停下來不再繼續運動,並將受傷的部位保護好,其目的是減少患部進一步的傷害或惡化。

  1. 保護(Protect
    感覺到肌肉拉傷的當下,暫時停止運動,可使用硬物支撐來保護患部,避免二度傷害。
  2. 休息(Rest
    馬上停止所有會影響到患部活動,讓患部休息,避免傷勢惡化。主要是為了減少由活動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腫脹現象。
  3. 冰敷(Ice
    拉傷後的6個小時內,冰敷患部23次,每次不要超過10分鐘,可以緩解疼痛的感覺。
  4. 壓迫(Compression
    利用彈性繃帶包紮,對受傷部位加壓,可以協助血液回流、減少內出血,及防止組織液增加,避免腫脹,但要注意包紮的鬆緊度,如果感覺刺痛、麻痺會加劇疼痛。
  5. 抬高(Elevation
    把拉傷的部位抬高到超過心臟的高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到患部、促進組織液回流,避免腫脹。假如你受傷程度較重或是無法移動、有開放性傷口、失去意識、脫臼、骨折,請馬上送急診。

拉傷3天內因為紅腫熱痛,可局部冰敷預防腫脹,每次冰敷15分鐘後休息5分鐘。建議7天內不要運動,因這段期間屬非常脆弱時期,可能造成二次的傷害。受傷1014天後,可以適度的活動可以增加血液循環,幫助自癒、避免肌肉萎縮,例如輕微重複性伸展受傷的肌肉,並訓練從輕的力量漸進到重的力量,過程中不應該感到疼痛。而飲食對修復也佔有一席之地,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與鋅可以幫助傷口更快癒合,所以有肉的料理特別適合或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

如果肌肉受傷遲遲未好(3個月以上)或非常嚴重的就建議接受治療?

當肌腱完全斷裂、或是韌帶斷裂到足以影響關節的穩定度時, 有時需要手術修補或重建;但是絕大多數中等以下程度的扭傷拉傷,都是休息加上適當的保護和藥物來治療。

  • PRP 自體濃縮血小板核心治療(Platelet Rich Plasma, PRP):以促進再生與修補為主的新治療。抽取自身血液,經離心 純化出血小板,利用超音波透視精準找到受傷的肌肉將PRP注射進去。利用高濃度血小板會釋放大量生長因子,加速肌肉的修復、促進肌纖維增生、強化微血管周邊循環與軟骨組織的再生。
  • 增生注射治療(Prolotherapy or Regenerative Injection Therapy, RIT): 利用超音波透視精準找到受傷的肌肉將高濃度葡萄糖增生劑注射進去,引起肌肉組織的輕微發炎,刺激身體啟動修補反應。產生新的膠原蛋白,增加肌肉修復的速度,達到修補效果,這是啟動身體「自癒系統」,回歸身體自然運作的增強療法。
  • 體外震波:把舒壓能量聚焦傳遞到患部,引導新生血管增生、生長激素增生、軟骨增生,以改善慢性發炎及改善纖維化的肌肉恢復彈性,同時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
  • 冷雷射:藉由雷射穿透和吸收等特性,適當的波長(660、830、1024)與操作,有助於降低肌肉組織疼痛、增加柔軟度,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肉緊張及酸痛、搭配核心治療達到加成修復的效果。
  • 徒手治療:針對受傷的肌肉及周遭組織,施於放鬆、整脊的手法。
  • 復健治療:透過熱敷,減輕疼痛、使肌肉放鬆增加組織血液供應、促進組織修復癒合。以及電療來止痛、放鬆肌肉(肌腱)軟組織、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痙攣。

拉傷及挫傷的預防方法也相當重要,運動前切記要好好熱身,搭配緩和的肌肉收縮及增加血液循環,讓肌肉充血後,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與韌性,較不容易受傷。並且適度增強肌肉,使對抗及適應強度更高的運動或突發外力,其中將運動的協調性、姿勢訓練好,肌肉所承受的力量就會變大,也降低受傷的機率。

針對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該如何做?

  1. 多喝水
  2. 提高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攝取
  3. 確實做到緩和運動及運動後拉筋
  4. 注射乳酸代謝中和劑及葡萄鈣或抗自由基藥物,可得立竿見影之速效
  5. QQ冷凍艙:運動後馬上做、全身90%皮膚暴露在溫度-90度~-120度的低溫,全程僅需3分鐘,馬上排除乳酸,這就是職業運動員為什麼可以連續好幾天比賽,沒有乳酸的問題,如:NBA職業運動員。

肌少症(SARCOPENIA)潛在的危機正在吞噬你的生活

根據研究指出,台灣是亞州地區「肌少症」人口佔比最多的國家,原因在於飲食文化、運動觀念,遠遠落後歐美國家。而「肌少症」是失能的主要兇手,特徵是持續減少全身普遍骨骼肌的重量,嚴重時,將造成生活品質下降,慢慢變成生活無法自理,最後失能並增加死亡風險。

為什麼會得肌少症?

因為人類在30歲以後,肌肉會以每年1%的速度流失,並且平常少運動的人,更是每10年就會失去3~8%的肌肉量,加上攝取不到足夠的營養,肌肉喪失的程度更加劇烈。

高危險群:

  1. 70歲以上老人:肌肉量會以每10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
  2.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友併發肌少症問題,多半是合併腎病變患者,因為腎功能異常,必須限制飲食中蛋白質分量,很多病友擔心蛋白尿會愈來愈嚴重,變得不敢吃肉,飲食中蛋白質太少,而導致肌少症。
  3. 長期臥病在床或失能者:由於活動量比一般人少很多,也會出現肌少症的問題。
  4. 小腿過細者:50歲以上,男性若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者,就有可能是肌少症患者。
  5. 錯誤減重觀念,減的都是肌肉而不是脂肪,且復胖也很快。
  6. 青壯年:不運動、且飲食習慣差也是會得肌少症。

生活中的觀察也可以得知

  • 走路遲緩:平地行走困難越來越慢。
  • 握力下降:取物困難,拿不動5公斤沙拉油罐、保特瓶打不開。
  • 行動吃力:從座椅起身變得困難,例如需要撐扶手才能起身;爬10階樓梯出現困難,例如爬三兩下就需要休息
  • 反覆跌倒:跌倒機率增加,過去1年來連續跌倒2次以上。
  • 體重減輕:非刻意減重,6個月內體重減輕5%。例如,原本體重60公斤的長者,半年內無緣由地減少3公斤,就應小心。
  • 體態:泡芙人,身體組織大多數是脂肪,肌肉只有一點點。

肌少症帶來的併發症

  1. 容易跌倒或發生意外。因人體的肌肉有70%在下半身,肌少症讓腿部的力氣變小,導致走路容易不穩,摔倒造成骨折,通常都會伴隨著骨質密度不足骨折機率大大提升。常見的:髖關節骨折、手腕骨折、肩膀骨折,其中髖關節骨折未接受治療者,1年內致死率高達40~50%
  2. 代謝變差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問題。
  3. 容易變胖。肌肉少,基礎代謝變差,人常說的喝水也會胖就是這個概念。
  4. 生活大小事逐漸依靠他人,慢慢走向完全失能,就連大小便都需要依靠家人或看護。

養成運動習慣 逆轉肌少症

減少肌少症最重要的是維持好的生活習慣,並加強營養。飲食方面,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因蛋白質對合成肌肉有益,可多選擇豆魚肉蛋與牛奶及其乳製品等,一般成人的蛋白質一天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0.8至1.0公克,而高齡者長輩應提升至1至1.5克/公斤體重,才能有效減少肌肉流失的發生。

 

而除了維持好的飲食,有效減緩肌少症的關鍵為多運動,而選擇運動的方式也相當重要,因為重量訓練才能有效的增加肌肉量或高強度間歇運動。(增加肌肉恢復力量的運動效益:重量訓練>高強度間歇運動>有氧運動)

許多患者將勞動與散步視為運動,患者表示「在家做家事、上班時工作,動得夠多了,不需要運動」、「早上都有去公園走個一個小時」等,但日常的勞動及散步並無法讓肌肉達到好的訓練強度。

 

應選擇能提供阻力,並加強肌力的身體運動,如彈力球、彈力帶、或拿裝滿水的寶特瓶當作啞鈴作訓練,來改善肌肉力量。適當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讓紫外線從皮膚中轉換成維生素D3,經由肝腎轉為活性物質,減緩肌肉量的流失。

根據報導,在美國已經在做高齡化訓練,甚至家庭醫師帶著社區長者一起在做訓練讓他們離開輪椅、擺脫拐杖,然而在台灣也有很多人在推崇高齡化訓練,就是為了避免肌少症引起的失能,造成社會資源的負擔。https://www.sportsplanetmag.com/article/desc/17070415532204763

開放山林、國人瘋百岳,來談談高山症。

當遊客或登山者在2000公尺以上高度時,出現頭暈、頭痛、嘔吐等不舒服的症狀,是身體因為低壓低氧的高海拔環境而產生的生理變化,這些因高海拔環境所導致的健康風險,在醫學上稱為「高海拔疾病 High altitude illness」,也就是俗稱的「高山症」。

什麼是高山症?

隨著海拔高度上升,會使得大氣壓力下降,導致氧氣的分壓降低。而高山症是因為低血氧而引起,當海拔高度上升時,很多環境條件和地面不太相同,包括低氣壓、低溫、低濕度、高紫外線等,但其中對健康影響最大的就是因氣壓較低,同時導致空氣中氧分壓較低,導致出現健康的問題。
決定高山症的危險因子,主要和體質有關,即便自己不具備高山症的體質,天候與身體狀況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高山症發生的機率。此時應立即將高山症患者留在同一高度下休息,切記勿帶著急性高山症的患者繼續上升海拔高度,若休息一段時間後,症狀仍未緩解或症狀持續惡化,須立刻往低海拔移動,才能避免意外的發生。

高山症的分類

  1. 急性高山病AMS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因缺氧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噁心、嘔吐、厭食、虛弱等症狀,多數人到達高海拔地區1-12小時後開始出現不舒服的情況,症狀2-3天後會隨著身體適應環境而緩解。通常最先出現的症狀是頭痛,但仍有少數患者沒有頭痛症狀,而嘔吐是症狀惡化的重要指標,要多加留意。
  2. 高海拔腦水腫HACE (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少數遊客或登山者發生急性高山病時,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症狀包括嚴重頭痛、嗜睡、意識不清、運動失調、步態不穩、甚至昏迷等。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若出現步態不穩症狀後,沒有給予妥善治療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可能致死。
  3. 高海拔肺水腫HAPE (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缺氧時,會造成肺動脈壓上升,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液中水份外滲到肺部。高海拔肺水腫症狀包括運動能力變差、休息狀態下仍不停喘氣、乾咳、胸悶,隨著疾病惡化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帶血、發紺等,當發生高海拔肺水腫的患者致死率比另外兩種高海拔疾病更高,如果喘氣和呼吸困難的症狀無法因休息而緩解,須給予氧氣緩解症狀,同時一定要立刻下山降低高度。

高山症的治療關鍵、藥物介紹

高山症的藥物選擇與用法,可在登山前向醫師諮詢,做身體檢查評估,並按醫師指示事先服用來預防。爬山時,應慢慢上山,不要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對低氧氣的環境轉變作出適應。高山症如發作,每個人狀況不同,應考量自身的身體狀況。以下三種藥物建議一定要在上山前經醫師處方後正確服用及預備在身。

  1. 丹木斯 Diamox
    為一種尿劑,原本用於眼科治療青光眼的用藥,又可以應用在急性高山症的預防或緩解,其作用在腎小管,有利尿的功能。此藥物可促使呼吸變快、增加換氣及血氧濃度,助於加速適應高地環境。出發前提早三日開始服用,抵達高地後續服用二日再停藥。此藥物缺點為副作用多,如:四肢末梢發麻、胸悶、呼吸困難、體力下降、耳鳴、口渴和多尿、 嗜睡、頭痛、精神混亂、發燒、皮膚紅疹、血尿、小便疼痛、皮膚或眼睛呈黃色、抽搐、喉嚨痛、不正常出血或瘀傷,因此不建議服用此藥。
  2. Nifedipine
    一種速效降血壓藥,為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主要用於預防或改善高海拔肺水腫的症狀,可藉由降低肺小動脈及肺動脈的血壓。特別注意的是,此藥物也可能擴張至體循環的周遍動脈而造成全身性低血壓,會使人產生頭痛、心悸、噁心、熱潮紅、水腫等副作用。
  3. 威而鋼或犀利士
    此藥物本用於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因其具有選擇性擴張肺動脈的功效。當急性高山症發作時,腦部血管劇烈收縮導致頭痛或頭暈,服用威而鋼或犀利士,約15-30分鐘可擴全身血管,延長體內一氧化氮,緩解高海拔時肺動脈壓力的上升。如無法有效抑制高山症,請立即下山,回到平地,不宜久留。此藥的安全性高,建議備而不用,但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包括頭痛、暈眩、熱潮紅、耳鳴等。

認識骨折及減少意外造成的骨折機率

一般的骨折通常通過X光的各種角度就可以檢查出來了,除非特殊難區分的部位才需要使用到電腦斷層(CT)才能更精準的判斷出來。每件的骨折案例都有獨特的斷裂法,所以處置方式都是客制化的,都是在考驗著醫師及治療師的經驗。

骨折類型知多少

當骨頭受到衝擊,導致出現裂痕或斷裂成碎片時,就會形成骨折。骨折簡單分成「開放性骨折」及「閉鎖性骨折」,開放性骨折的骨頭斷裂,並穿透皮膚外,需直接掛急診,清創避免傷口感染,並緊急動手術將它復位、打鋼釘。閉鎖性骨折的骨頭折斷或裂痕,沒有突出皮膚,如果沒有明顯移位,可先打石膏固定,再依門診追中評估嚴重度來決定是否開刀治療。

  • 骨折狀態
    第一級:不完全骨折,斷骨處仍部分連接。
    第二級:完全骨折,骨裂使骨頭完全斷開。
    第三級:粉碎性骨折,斷骨處裂為三塊以上。(如圖:館長右大腿中彈粉碎性骨折,圖片取至:館長粉絲專頁)骨折-X光圖-熱河診所

影響骨折癒合的六大因素

依不同的骨折部位、不同病人年紀的骨折修復週期都不太一樣。由於眾多的因素,骨折癒合不良的情形也常常發生,使再次接受手術的可能性很大,影響骨折癒合的關鍵取決於骨骼大小、骨折的嚴重程度、以及骨骼周圍的營養和血液的供應量,及年齡、整體健康等。

  1. 骨折周圍軟組織的受傷程度:局部骨折損傷的情況對骨折癒合有決定性的影響,骨質周圍軟組織廣泛損傷、壞死、缺損,骨折處缺乏保護(例如:開放性骨折),都會影響骨折的癒合。
  2. 手術操作的影響:實施直接開放性復位及骨板內固定手術,對骨折周圍軟組織造成再次傷害,影響周圍的血液供給,進而影響骨折的癒合。
  3. 年齡:病患年齡會影響骨折癒合的快慢、孩童的癒合速度最快,因為骨骼周圍有豐富的組織為癒合提供良好的養分,隨著病患年紀增長,骨骼成熟度隨之增加,骨折癒合速度愈來愈慢。
  4. 病患本身的身體狀況:主要因素是血液的供應,當骨骼的血液供應減少時,將會影響癒合。如病患的飲食習慣差、不愛運動、抽煙、喝酒等情況導致。
  5. 病患本身潛在的慢性病:如糖尿病等, 會直接影響骨折癒合速率。
  6. 若再合併其他內科疾病,則會造成其他相關的感染、傷口癒合不良、骨折癒合不良等併發症產生,如:神經血管損傷、感染、大量失血、休克、長短腳、肢體畸形、缺血 、壞死。<延伸案例閱讀:脛骨骨折不癒合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

門診骨折 癒合不良的骨折如何處置

請醫師透過X光的各種角度及理學檢查,評估骨折嚴重程度,可選擇石膏固定或活動性佳的肌內效貼紮固定,並配合醫師處方用藥或使用自費針劑(密鈣息)促進骨頭癒合、減緩疼痛。

若面臨以下狀況需特別小心:

1. 延遲性骨癒合(6-12個月未癒合


2.
骨折癒合不良(超過12個月未癒

若面臨癒合不良狀況,熱河建議可使用以下自費治療

  • 自體細胞修復因子PRP治療
    利用骨骼肌肉超音波透視,以低侵入性、效果持久,且具有疼痛緩解,將自體細胞修復因子PRP注入骨折處協助骨頭、神經、肌肉組織修復
  • 體外震波
    利用高能量震波來引發生物反應,刺激新生血管生長因子、誘發血管新生、改善血液循環並導致組織再生,而達到骨骼癒合效果。
  • 冷雷射
    冷雷射又稱低能量雷射,三大功效分別是加快血液循還促進組織癒合、減輕發炎反應、舒緩疼痛及緊繃。
  • 高壓氧
    高壓氧設備可以達到三個大氣壓,在超過1.5大氣壓以上的高壓艙內,提供高濃度的氧氣,使純氧有效進入人體,提高血中含氧濃度,改善組織的缺氧並促進癒合,增強白血球之殺菌能力,達到治療及復原的效果。
  • 營養針劑密鈣息:為合成之鮭魚抑鈣激素(Calcitonin)、促進骨頭癒合、減緩疼痛。

骨折治療後需持續復健,請回家乖乖做功課

  • 第1階段(固定期)
    維持關節活動度:剛做完手術,經醫師評估後,病患可以做等長收縮的肌力運動,像是靜態的幫浦運動,如:壓腳背、勾腳板,或是稍微抬高腳,以消除腫脹,幫助血液回流。等長肌力訓練主要是在骨折後打石膏時可以開始進行,大約3-4週拆掉石膏後,就可以針對患部的特定部位進行肌群訓練。
  • 第2階段(約6週後)
    特定部位肌群加強:剛拆掉石膏後,基本上骨折處還無法負重,可以密集做物理治療,如:熱敷、電療、冷雷射等,平常外出建議可以備戴輔具,避免二次傷害。大約在手術後第6週開始,患部逐漸可以負重時,可針對特定部位肌群做加強。當骨頭已癒合時,開始搭配肌力訓練與負重,刺激骨細胞修復患部,幫助骨骼恢復更快速,以期早恢復正常活動。
  • 第3階段(9週後)
    全身肌群強化與協調性訓練:當患部承重能力逐漸增加後,復健方向會轉為全身肌群強化及協調性的訓練,幫助身體恢復到原本的機能,大概6個月左右就可以回覆到正常的生活。除了密集到醫院或診所做復健及治療外,每日在家練習也極為重要,肌力需要長時間累積,並在適度範圍內增加活動,才能安全又有效地復原。

強化骨質 多保養預防骨折

骨質疏鬆症為一種骨骼的慢性疾病,由於隨著年紀增長,骨質減少,骨骼孔隙變大且疏鬆,容易導致骨頭脆弱易斷,而增加骨折風險。骨質疏鬆可透過骨質密度檢查來判定骨頭的緊密度,得知自己有沒有骨質疏鬆。由於是無聲疾病,應該及早預防。若診斷出骨質疏鬆症,應及早治療,才能確治療效果。<延伸閱讀:骨密儀檢測骨質現況,預防骨質疏鬆上門>

  • 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該怎麼保養?
    一、鈣片(Calcium Gluconatd)
    二、口服雙磷酸鹽如:Fosamax每週或每月乙次。
    三、雙磷酸鹽針劑
    四、蝕骨細胞抑制針劑 如:prolia
    五、成骨細胞加強針劑 如:Evenity

 

  • 目前最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
  1. 保骼麗(Prolia):此針劑主要功能抑制蝕骨細胞繼續吃骨頭,降低骨值的流失。
  2. 成骨細胞加強針劑(Evenity):在美國FDA核准的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有高風險骨折之停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訴求是不只預防骨鬆,還可以增加骨質。
  3. 保持良好及規律的運動習慣,透過健走、跑步、上下樓梯、練舞的運動方式每週3-5天、每次至少30分鐘的運動量,來強化骨骼及肌肉,也能減緩骨質流失。
  4. 補充含有高鈣、高蛋白的食物或鈣片,如:牛奶、牡蠣、起司、小魚乾、豆腐、肉類等。
  5. 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主要透過食物或營養品來補充體內的不足,另外每天15-30分鐘的曬太陽,也能補充維生素D。

膝蓋的十字韌帶斷裂怎麼辦?

膝關節在站、走、跑、跳功能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而主要提供膝蓋前後動作的穩定度則是「前、後十字韌帶」。十字韌帶損傷常發生在運動時,一個跳耀、扭轉或撞擊,超過了前十字韌帶所能承受的負荷,就有可能造成十字韌帶撕裂或全部斷裂,且常伴隨劇痛與血腫。

十字韌帶為什麼會受傷?

膝關節內有兩條強而有力的十字韌帶,連結股骨與脛骨的兩條呈現十字形交叉的韌帶,由前十字韌帶和後十字韌帶組成,是膝關節中最大的韌帶,幫助維持膝關節的穩定。

前後十字韌帶受傷的常見原因各不同。前十字韌帶撕裂傷常見於競技碰撞運動,如:足球、籃球、棒球(滑疊)等,通常發生於跑動中時,瞬間改變方向,對膝蓋造成旋轉壓力。2019年的NBA籃球總冠軍賽第6戰就曾發生過相同的情況,金州勇士浪花兄弟Klay Thompson灌籃落地時直接承受強烈的落地力道不慎受傷,左膝十字韌帶撕裂而退場。十字韌帶對於運動員而言是打擊很大的傷害,至少休息半年,另外假日運動員也是高危險群,因為平日下肢的肌肉缺少鍛鍊,很容易造成十字韌帶受傷。

後十字韌帶比前十字韌帶更為重要,常見於在騎機車時撞到膝蓋前方,或是跌倒時撞擊膝蓋的前方,而導致脛骨失去支撐過度後移,因而造成後十字韌帶撕裂傷或全部斷裂,前後十字韌帶受傷後最直接影響的就是上下樓梯,膝蓋會非常不穩定且使不上力。

看診時,醫師都會採用觸診膝蓋穩定度檢查、超音波透視檢查看是否有積水或內外副韌帶斷裂,並透過核磁共振MRI來確定十字韌帶是否斷裂,如果沒有好好治療,病人就會一直有慢性疼痛或是膝蓋有不穩定的感覺。膝蓋十字韌帶損傷可以分為三個等級,所有等級的單純內側韌帶斷裂都以早期治療為優先,加上復健能加快復原速度,減少再受傷的機會。

十字韌帶斷裂,是否一定要做重建手術?

根據統計,在美國每年至少有20萬人接受前十字韌帶的重建手術,但是卻缺乏足夠的證據顯示重建手術並不比復健訓練的效果好,因此在2010年有一篇大型的研究,收集了121個前十字韌帶損傷者,年齡從18到35歲,這些人都是日常活動很活躍的人,並不是都不運動或活動量很低的人,受試者如果有合併嚴重的膝蓋軟骨損傷,或者內外側副韌帶斷裂的話,也會被此研究排除,剩下的合格受試者隨機分配到兩組。

A組:在受傷後立即接受手術重建前十字韌帶,然後再進行復健訓練。
B組:先進行復健訓練,如果後續發現復健失敗,則再進行手術。

此研究以「疼痛的情況」、「膝蓋相關的生活品質」、「運動能力的恢復程度」,和「日常生活的恢復程度」作為比較兩組預後的指標。

結果發現「立即進行手術重建的A組」並不會比「先進行復健訓練的B組」的預後好,這個研究持續追蹤了兩年,結果仍然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即使前十字韌帶損傷,不需要立即就進行重建手術,透過良好的復健治療與肌力訓練,仍可恢復膝關節功能。

但若是Unhappy triad(前十字韌帶斷裂+內側半月軟骨破掉+內側副韌帶斷裂)則為例外,建議一定要做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肌力訓練 有效降低十字韌帶受傷

平日可進行肌力訓練,強壯肌力以避免膝蓋受傷,如果身體夠強壯,對於外力就能夠有更多的調適能力及減少受傷的機率,甚至在運動時使用肌內效貼紮,也可以有效的減少受傷的機率喔!

  • 伸展熱身
    先熱身不僅能夠促進肌肉和關節血液循環以外,也能先讓身體習慣運動狀態。由於前十字韌帶撕裂通常發生在「瞬間改變方向」的時候,在運動前進行適當的熱身以及伸展,可以有效減低受傷的風險。
  • 下肢訓練
    下肢肌肉能夠增進膝蓋的穩定度,減少活動過程中對於膝蓋前十字韌帶的負擔,有助於預防膝關節的傷害。後十字韌帶可訓練股四頭肌,如:靠牆深蹲、弓箭步蹲、深蹲、相撲硬舉、腿推機等。前十字韌帶可訓練膕旁肌,如:站、跪姿後抬腿、羅馬尼亞硬舉、腿勾機等。
  • 運用護具
    一般人可採用傳統護膝。若運動員有比賽需求,建議採用肌貼效貼紮作為輔助用品,增加膝關節穩定度,讓肌肉纖維有集中效果,增加肌肉收縮效率來調整筋膜,使肌肉機能正常化,減少肌肉過度伸展。

  • 緩和降溫
    多數的運動員知道運動前熱身是標準流程,但卻沒有意識到運動後的緩和步驟也同等重要。利用10-20分鐘緩和心率,有助於代謝積聚的乳酸及增加循環回流,也能夠使組織快速恢復,降低傷害風險。

日常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以正確的姿勢提取重物、選擇支撐較好的床、睡覺時以曲膝側睡減低腰部及下背部壓力、選用有背部支撐的椅子。

許多患者都抱持著椎弓骨折處能夠癒合回去,但在介入治療下是有可能的,但是使用鋼釘作硬性鎖定是不建議的,最好搭配日常鍛鍊肌肉及姿勢矯正,靠肌肉來穩定已經骨折的椎體,避免惡化到椎體滑脫,壓迫到神經,引發坐骨神經痛。

如果十字韌帶受傷(第一級、第二級)該如何治療及日後復健呢?
只要十字韌帶並非全斷,可於急性期時即接受PRP增生療法,有助於加快復元的腳步。

所謂增生療法 (prolotherapy)是利用超音波透視閃避血管與神經將PRP精準安全的注入受傷的十字韌帶筋膜組織,更有效的直接刺激十字韌帶重新修復。在增生療法治療期間,亦配合體外震波,把舒壓能量聚焦傳遞到十字韌帶,引導新生血管增生、生長激素增生、軟骨增生,以改善慢性發炎及改善纖維化的肌肉恢復彈性,同時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再藉由冷雷射穿透和吸收等特性,適當的波長(660、830、1024)與操作,有助於降低生物組織疼痛、增加柔軟度,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肉緊張及酸痛。

平常建議:物理治療,如熱敷加電療,降低生物組織疼痛、增加軟組織柔軟度、增加關節的活動度、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腫脹與發炎。

針對已經受傷過的十字韌帶可透過強化下肢肌肉來幫忙穩定膝關節,避免造成二次傷害,但與上述的訓練又略有些不同,如:膝蓋過度向前彎曲的訓練動作。針對受傷的後十字韌帶可訓練股四頭肌,如:靠牆深蹲、腿部伸展、股四頭訓練機…等。針對受傷的前十字韌帶可訓練膕旁肌,如:站/跪姿後抬腿、腿勾機…等

十字韌帶斷裂不管開不開刀,都要做治療(特別是PRP修復治療)、復健及肌力訓練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王者之疾」痛風年輕化!小心腎臟惡化提早報到!

此症以前好發常好享受酒池肉林的達官貴人的身上,香港影壇大哥曾志偉就常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現今社會大多數民眾的飲食內容早已營養過剩,所以發生在健康年輕族群變得很常見。

什麼是痛風?

大腳趾或者四肢關節中,在沒有發生任何意外受傷或是僅小小個扭傷,就誘發劇烈的疼痛、腫脹、發紅、發熱,甚至要靠輪椅移動,目前研究發現痛風的主因還是來自於先天的基因遺傳,飲食其實只是誘因。

痛風最常影響大腳趾,但在門診中案例統計中發現身體的任何關節都可以受痛風影響,其實在手腕、膝蓋、腳踝等原來就有輕微傷害的關節,發作時更會劇痛難耐。

若有適當治療,疼痛通常會在1~2週內趨緩,但這並不代表痛風就此遠離自己。痛風反映患者體內的尿酸濃度過高,可能是生活習慣影響,更可能是身體的「代謝功能」出了問題。

痛風又是如何產生的?

導致尿酸偏高原因來自於普林,在身體正常機能情況下,普林會進一步代謝形成尿酸,並從尿液中排出。當攝取過多高普林食物(內臟、海鮮類食物)或過度飲酒、遺傳體質、缺乏運動或體重過重等原因,一旦尿酸代謝異常,還有腎臟排泄尿酸受阻時,使身體無法正常排出時,就會導致體內累積過多的尿酸而去沉澱在發作部位,就會引發嚴重的發炎問題。

根據研究,60~70%的痛風患者初次發作時,都是以腳拇指關節的腫大、發炎、劇痛方式呈現。而身體的任何關節都可以受痛風影響,其實在手腕、膝蓋、腳踝等原來就有輕微傷害的關節,發作時通常會劇痛難耐。

因為跟通風跟基因有關,有些人可以大魚大肉,但沒有口福的人務必要靠飲食節制及多運動多流汗來預防,這邊羅列了常見含普林的食物:

1. 高普林食物(每百公克含有150至1,000毫克):肉汁、雞精、豬肝、黃豆、香菇、豆漿等。
2. 中普林食物(每百公克含有25至150毫克):瘦肉、豆腐、豆漿、堅果、瓜子等。
3. 低普林食物(每百公克含有0至25毫克):奶製品、蛋、一般蔬菜與水果等。

誰是可能痛風的高危險族群?

1. 具痛風病例之家族史(遺傳)
2. 青春期後之男性族群,據統計95%皆為男性
3. 更年期後之女性族群,因女性荷爾蒙漸少
4. 體型肥胖之族群

長期降尿酸藥物治療 改善痛風症狀

痛風治療目標有兩大部分,分為痛風症狀的緩解及血中尿酸的控制。對於痛風症狀的緩解,醫師可能會選擇以下四種藥物:

  •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如 naproxen 、 indomethacin 這類藥物可降低痛風病兆的發炎反應,有效緩解症狀。
  • 秋水仙素:是痛風特效藥,可用在對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或類固醇有禁忌的患者,痛風急性發作的 24 小時內可服用,若有腹瀉情形,停藥即可改善。

除了急性症狀的緩解,醫師還會視狀況開立以下降尿酸藥物來控制血中的尿酸濃度:

  • 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s主要是抑制尿酸的合成,此類藥物有allopurinol 容易引發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及較新的febuxostat。
  • 促進尿酸排出藥物:如 probenecid 、 benzbromarone 會減少腎臟將尿酸重新吸收到體內,促進尿酸的排出。但此類藥物不適於有腎臟功能不佳,所以要及早使用,避免結石阻塞腎小管造成腎臟永久損傷。長期降尿酸藥物控制血中的尿酸濃度:使用促進尿酸排出藥物,會減少腎臟將尿酸重新吸收到體內,增加身體的代謝量,促進尿酸排出,幫助血液中的尿酸濃度下降。若是身體有尿路結石應避免使用,因為代謝量增加容易惡化尿路結石情形,並使尿酸造成的腎臟損害更嚴重

降低痛風飲食原則

若患上高尿酸血症,除了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外,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降低尿酸,補充足夠營養,有效幫助身體對抗痛風。避免下列食物:

  1. 酒精:其中又以啤酒的影響最大,因啤酒釀造原料有啤酒花,會再體內進一步代謝成尿酸,會使痛風誘發機率上升2.5倍、紅酒或烈酒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仍不宜攝取過量。
  2. 高普林食物 如:動物內臟、海產類、黃豆、納豆、乾香菇、肉湯,提升發生率機2-3倍。
  3. 常忽視的風險因子:精製糖食品,因果糖的關係會再體內進一步代謝成尿酸,也會提高痛風發作機會。 (如:含糖碳酸飲料、果汁、含糖手搖飲料)。
  • 可多食用鹼性食物(如:花椰菜、檸檬、海帶、綠茶…等)及一些低脂的乳製品與優格(yogurt) 及蔬菜水果類等植物性蛋白質也有助於減少痛風的發作。
  • 維特適量運動及正常體重、不宜短時間劇烈減重及節食,減重請慢慢減。
  • 補充足夠水份:體重*30cc(基礎飲水量)+1000cc以上。
  • 服用預防性醫師處方菚藥物。
  • 定期回門診追蹤檢查。

痛風石是什麼?

痛風石為尿酸鈉鹽的結晶,容易出現在長期未接受治療或控制不佳的痛風病人身上,雖然慢性痛風石不像急性痛風發作時會引發劇烈庝痛,長時間下來會沉澱在關節處,造成關節變形、腫脹,最嚴重可能連生活無法自理的地步,手腳關節變形恐需面臨到穿衣穿鞋都非常的困難。最後還是要提醒,若坐視不管,當過多痛風結晶阻塞了腎小血管時,導致要洗腎終生,就後悔莫及了。

超音波導引「神經減壓解套注射」是什麼?

神經注射

有人笑稱神經痛是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但神經痛可不是件能一笑置之的事情。人體的神經脈絡系統相當的複雜,在傳導的路徑當中若有出現任何的狀況,會根據影響的位置,有各種不同的臨床表現,背後的原因也會不一樣。

神經痛是如何引起的?

人體內的周邊神經由脊髓神經根走出後,會不斷分枝,可想成是大把的樹根,分枝的過程中會經過肌肉、骨頭韌帶所形成的狹窄隧道、穿出筋膜走到皮下等。狹小的空間本身就容易受壓迫,當因外力壓迫到神經時(如椎間盤突出、骨刺等),神經細胞就會因循環不好而缺血,缺血時通常伴隨腫脹或發炎,神經系統受刺激而引發疼痛難耐的神經痛。

 

以下舉例幾種神經痛:

  •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正中神經控制大拇指的運動與除了小指外其他手指的感覺,其在腕關節會和其他手指的肌腱一起通過一個由許多腕骨和橫腕韌帶所組成的腔室,此腔室為腕隧道,當此神經痛時就會感覺手指麻痛或無力,就是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滑鼠手。
  • 踝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
    是一種壓迫性神經病變和足部疼痛症狀,其中脛神經在穿過骨隧道時,受到壓迫。臨床常見症狀包括足跟部出現麻木感或是燒灼感、蟻爬感、針刺感等感覺異常。
  • 頸神經
    從頸椎發出的神經有一部分就是支配肩、背的肌肉,所以當頸椎長期磨損,造成頸神經根壓迫症時,便會產生肩背酸痛的現象;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上肢酸麻無力等。
  • 隱神經
    隱神經起自大腿內側、經膝關節內側再往下沿著小腿內側延伸至腳踝,在膝關節內側容易與多條肌腱、韌帶交互拉扯。當隱神經受到擠壓,只要膝關節反覆彎伸時就會引發疼痛,患者大多抱怨無法走太久或從事長跑,很多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也有這方便的病徵。

神經減壓解套注射 修復受損神經

傳統治療的神經壓迫受損導致麻木無力時,會以塑膠副木固定無力的關節避免硬化,並配合物理和復健治療來刺激萎縮的肌肉再度活化,但效果不一定良好。現今的非手術治療,可借助超音波導引施予「神經減壓解套注射」,讓許多難纏的神經痛得以終結。<延伸閱讀:超音波導引注射,有效解決骨骼肌肉神經系統。>

而「神經減壓解套注射」會是相對來說較安全可靠的方式,借助超音波下,可看見內部的神經,血管的位置清楚,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神經周邊因受傷而產生的結痂組織剝離,避免這些硬化的結締組織纏繞或沾黏於神經之上,將增生藥劑導至受損神經周邊,如此一來就能解除神經的壓迫,也能使神經更穩定,減少其他組織的破壞,及不易發炎。

一般治療次數約每週治療一次,可能須要3到6次的治療;若為PRP神經解套注射則每週治療一次,透過專業醫師診斷,會根據病人狀況和損傷輕重程度,建議適合的注射藥劑與注射次數,重新啟動修復受損神經。

神經減壓解套注射 應用範圍

神經減壓解套注射的範圍非常廣泛,不論是上肢(肩/手肘/手指/腕隧道症候群)、下肢(大小腿外側/梨狀肌症候群/膝蓋內側/踝傷或是腳底疼痛)與中軸(頸椎壓迫/腰椎壓迫/上下背痛/盲膏痛/肛門會陰痛)都可以使用此法治療來獲得改善。

增生治療 注射使用之藥劑大不同

  • 消腫修復的藥
    人體的修復機制分為下列出血→發炎→增生→修復四個階段。而消腫修復的注射液成分為高葡萄糖水,注射進人體之後會誘發組織發炎反應。當組織發炎後,會增生出健康的新組織,並完成修復的工作。此時受傷脆弱的組織就可以重新恢復強壯,也能減緩疼痛。
  • 自體血小板
    針對軟組織、肌腱或是韌帶受損時間較久嚴重的患者,可使用自體血小板注射液,透過抽取患者本身的血液,經分離血液成分後,取出富含許多生長因子血小板的血漿層,並直接給予養分使修復時間縮短,減少疼痛和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