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常因運動造成 肌肉拉傷 、扭傷,拉傷通常指的是肌肉或肌腱,因為外力拉扯而導致撕裂;而扭傷大多是指關節周圍的韌帶,因為過大的扭曲力而發生斷裂,造成韌帶受傷,有時甚至附加骨裂效果,若以不正確方式處理運動傷害,可能會降低肌肉的柔軟度、造成肌肉神經抽痛等長期疼痛的後遺症。
- 如何區分運動後肌肉酸痛與肌肉拉傷?
- 肌肉拉傷、撕裂傷、扭傷該看什麼科?
- 發生肌肉拉傷的當下該怎麼辨?PRICE五字訣
- 輕度、中度、重度,三種不同程度的肌肉拉傷
- 如果肌肉受傷超過3個月或非常嚴重有哪些建議治療?
- 肌肉拉傷後的飲食對傷後修復很重要,你不可不知道!
- 補充知識:如何緩解延遲性肌肉痠痛?
- 肌肉拉傷相關療程介紹
如何區分運動後肌肉酸痛與肌肉拉傷?
一般運動後約24小時,運動部位才會開始產生酸痛、緊緊的感覺,通常一個星期內酸痛會逐漸緩和並消失(依運動習慣與強度而定),這種現象稱為延遲性肌肉痠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常發生在短時間內使用某一特定肌群者,好發在健身族群,也有人特別享受這種快感,這樣才有訓練到的感覺。
而肌肉拉傷則是會感覺肌肉僵硬、刺刺、熱熱的、腫脹、瘀青、抽筋,伴隨一些無力感,受傷後馬上有感,會特別痛並影響到活動,且會持續超過1週~12週甚至更久。受傷的肌肉需透過門診醫師觸壓的方式尋找疼痛點,非常深層的地方則需要利用體外震波(深度更深)搭配骨骼肌肉超音波透視來更精準找到受傷的肌肉。
肌肉拉傷、撕裂傷、扭挫傷該看什麼科?
選擇骨科、復健科、家醫科、疼痛科、中醫、物理治療所、傳統國術館等都可以,並無一定答案。目前在台灣而言,並沒有專門針對運動傷害治療的醫療院所,由於運動傷害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有時候也會合併不同的病況。
在挑選治療場所或科別時,不妨先確定是否有相關的檢查儀器?或醫師及治療師是否具備相關經驗與背景?例如:有X光或超音波設備,讓醫師能藉由醫療儀器診斷出骨頭及其他軟組織受損的狀況;再建議選擇骨科、復健科背景的醫師較為符合。
在實際門診經驗中也常碰到因看錯科別、缺乏專業設備、治療方向錯誤,錯失了黃金治療期的病患,導致醫師在無能為力的狀況下,只能建議患者轉診至醫院冒著開刀的風險,或是維持現狀與疾病共存。
發生肌肉拉傷的當下該怎麼辨?PRICE五字訣
發生意外的當下,最基本的處置原則,口訣為 PRICE: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當急性運動傷害發生時,最重要的是立即停下來不再繼續運動,並將受傷的部位保護好,目的是減少患部進一步的傷害或惡化。
- 保護(Protect)
感覺到肌肉拉傷的當下,暫時停止運動,可使用硬物支撐來保護患部,避免二度傷害。
- 休息(Rest)
馬上停止所有會影響到患部的活動,讓患部休息,避免傷勢惡化。主要是為了減少由活動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腫脹現象。
- 冰敷(Ice)
拉傷後6個小時內,冰敷患部2到3次,每次不要超過10分鐘,可以緩解疼痛的感覺。
- 壓迫(Compression)
利用彈性繃帶包紮,對受傷部位加壓,可以協助血液回流、減少內出血,及防止組織液增加,避免腫脹,但要注意包紮的鬆緊度,如果感覺刺痛、麻痺會加劇疼痛。
- 抬高(Elevation)
把拉傷的部位抬高到超過心臟的高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到患部、促進組織液回流,避免腫脹。
輕度、中度、重度,三種不同程度的肌肉拉傷
- 輕度肌肉拉傷
只有一小部分的肌肉纖維撕裂傷,對肢體影響不大,外觀也不會有明顯的差異,但是按壓、使用到受傷的肌肉時會感受到輕微疼痛感。
治療方式:物理治療、處方用藥、按摩、熱敷、休養
治療時間:可能僅需數週
- 中度肌肉拉傷
許多部分的肌肉纖維斷裂,出血導致腫大發炎反應,而功能已經受損,肌力下降,會有無力感,無法完整活動關節。
治療方式:物理治療、處方用藥、按摩、熱敷、休養、增生療法等
治療時間:約需1~2個月
- 重度肌肉拉傷
肌肉大範圍或全數斷裂,並且肌肉會收縮至兩端,斷裂部位會凹陷下去,使受傷的肌肉無法活動。常發生於肌肉與肌腱的交合處。
治療方式:物理治療、處方用藥、按摩、熱敷、休養、若完全斷裂建議需要透過手術處理,若僅是部份斷裂建議採用增生療法
治療時間:約需3個月以上
要了解自己肌肉受傷的程度,可藉由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傷勢與採取的治療方式,本院針對重度的肌肉拉傷建議都採取增生療法、體外震波低能量雷射來加快傷勢的恢復,讓病患快速的恢復正常的生活。
如果肌肉受傷超過3個月或非常嚴重有哪些建議治療?
當肌腱完全斷裂、或是韌帶斷裂到足以影響關節的穩定度時, 有時需要手術修補或重建;但是絕大多數中等以下程度的扭傷拉傷,都是休息加上適當的保護和藥物來治療。
- PRP 自體濃縮血小板核心治療(Platelet Rich Plasma, PRP)
以促進再生與修補為主的新治療。抽取自身血液,經離心 純化出血小板,利用超音波透視精準找到受傷的肌肉將PRP注射進去。利用高濃度血小板會釋放大量生長因子,加速肌肉的修復、促進肌纖維增生、強化微血管周邊循環與軟骨組織的再生。
- 增生注射治療(Prolotherapy or Regenerative Injection Therapy, RIT)
利用超音波透視精準找到受傷的肌肉將高濃度葡萄糖增生劑注射進去,引起肌肉組織的輕微發炎,刺激身體啟動修補反應。產生新的膠原蛋白,增加肌肉修復的速度,達到修補效果,這是啟動身體「自癒系統」,回歸身體自然運作的增強療法。
- 體外震波
把舒壓能量聚焦傳遞到患部,引導新生血管增生、生長激素增生、軟骨增生,以改善慢性發炎及改善纖維化的肌肉恢復彈性,同時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
- 止痛雷射
藉由雷射穿透和吸收等特性,適當的波長(660、830、1024)與操作,有助於降低肌肉組織疼痛、增加柔軟度,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肌肉緊張及酸痛、搭配核心治療達到加成修復的效果。
- 復健治療
透過熱敷,減輕疼痛、使肌肉放鬆增加組織血液供應、促進組織修復癒合。以及電療來止痛、放鬆肌肉(肌腱)軟組織、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痙攣。
- 徒手治療
針對受傷的肌肉及周遭組織,施於放鬆、整脊的手法。
肌肉拉傷後的飲食對傷後修復很重要,你不可不知道!
- 可以吃的食物
- 高蛋白質飲食:蛋白質可促進組織癒合,加速康復過程,有助於修復肌肉和韌帶,例如:肉類、魚類、高蛋白飲品。
- 抗發炎食物:蔬菜、鮭魚、堅果(Omega-3 脂肪酸食物)等食物,有抗發炎的效果。
- 多喝水:加速新陳代謝,每個人多喝水的標準不一樣,建議可採取體重(kg)*30+1000=每日飲水cc數,來達到多喝水的目的。
- 不可以吃的食品
- 高飽和脂肪食物:紅肉、雞皮、加工肉品(火腿、香腸、素肉、培根)等。
- 高糖飲品和甜點:含有精製糖的飲品、甜點、糖果、酒精飲料等。
- 反式脂肪:零食酥餅、糕點、零食餅乾等。
- 抽煙、吸毒:會使血液循環變差、不利修復肌肉與傷口。
補充知識:如何緩解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
- 多喝水
- 提高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 確實做到緩和運動及運動後拉筋
- 注射乳酸代謝中和劑及葡萄鈣或抗自由基藥物,可得立竿見影之速效
- QQ 冷凍艙:運動後馬上做,讓全身90%皮膚暴露在溫度-90~-120度的低溫中,全程僅需3分鐘,馬上排除乳酸,這就是職業運動員為什麼可以連續好幾天比賽,沒有乳酸的秘密武器,如:NBA職業運動員。
結論
肌肉拉傷、撕裂傷、挫傷的預防方法也相當重要,運動前切記要好好熱身,搭配緩和的肌肉收縮及增加血液循環,讓肌肉充血後,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與韌性,較不容易受傷。也可以利用由重量訓練增強肌肉,循序漸進就能使身體獲得到更強大的對抗性與適應力,降低受傷的機率。
肌肉拉傷相關療程介紹
線上諮詢和就診方式
您所提供的諮詢內容僅能作為醫護人員初步紀錄使用,依據衛福部法規及個人狀況差異,一概無法進行線上問診,請務必親自來現場看診評估及檢查,方能給予正確診斷及治療。若有因忙碌而無法即時回覆之狀況,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