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懷疑到信任:一位固執父親與女兒的感人頸肩康復之旅
本院個案
王小姐以前是本院的病患,有一位八十多歲的父親,老人家平常右手沒什麼力氣還會痠麻,吃飯時拿筷子都會拿不穩,還有頸肩痠痛的問題,以至於睡眠品質也不好。王小姐非常擔心,但是老人家相當固執,認為給什麼醫師看都一樣而不願意就醫,做女兒的王小姐終究不忍看著自己的父親飽受病痛折磨,且自己也有其他病都是找本院吳院長治療好的,就連哄帶騙的帶著自己的父親來本院就醫。
診斷治療
經吳院長門診安排X光檢查後確定頸椎每節皆有長骨刺,再安排轉檢去醫院做MRI以更精準確定神經壓迫的位置。當MRI報告出來,吳院長清楚看到每節經神經壓迫的狀況後,建議無刀多節頸神經標靶的治療。
王小姐當下就幫著父親答應接受療程,剛開始王小姐的父親還是非常抗拒治療。治療時吳院長會利用超音波透視經準找到受損的頸神經,給予PRP自體生長因子,再配合體外震波、樂福雷射、動磁波…等治療、當做完第一次的治療,老人家回去有覺得右手的痠麻及無力感漸漸改善,而且肩頸痠痛也舒緩了不少,晚上比較好入眠,終於對自己的病情有著樂觀的態度。
隨著右手的痠麻感漸漸好轉,發現自己的右肩某個點非常痛,想試著把手抬起來也做不到,在接受第三次治療時,也把這個問題反應給吳院長得知並安排了檢查,確定是旋轉肌嚴重受損,建議做無刀旋轉肌複合式療程+外泌因子 。
有頸椎神經壓迫的康復經驗,王小姐的父親二話不說,答應接受旋轉肌治療,每次治療吳院長都利用超音波透視精準將PRP自體生長因子+外泌因子導入到受損的的旋轉肌上再配合體外震波、樂福雷射、動磁波…等治療。
當複合式治療都完成後,王小姐的父親終於感覺到整個右手及右肩不再痠麻痛、整隻手也變得跟左手一樣有力,生活及睡眠品質也獲得非常大的改善,活到八十幾歲還能拾回健康的滋味。
<延伸閱讀:姿勢不良,小心頸椎壓迫到神經>
線上諮詢和就診方式
您所提供的諮詢內容僅能作為醫護人員初步紀錄使用,依據衛福部法規及個人狀況差異,一概無法進行線上問診,請務必親自來現場看診評估及檢查,方能給予正確診斷及治療。若有因忙碌而無法即時回覆之狀況,敬請見諒。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自體血小板,使用自體的血液,加入抗凝血劑後,使用高速離心機離心,分開血液各種成份後,取得高濃度血漿中所含的生長因子。
- 借助超音波導引,將增生藥劑(自體血小板、修復消腫藥)注射至受損神經周邊,解除神經的壓迫,也能使神經更穩定,減少其他組織的破壞,及不易發炎。
- 有血液、血小板功能障礙、免疫疾病者可先經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治療。
- 懷孕者、嚴重藥物過敏、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者 (例如阿斯匹靈…等)。
- 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
- 注射部位可能有些微紅腫反應為正常現象。
- 一週內,避免以下活動,如泡溫泉、游泳、抽菸、喝酒、吃刺激性食物。
- 可能有短暫的酸痛及不適,少數病人會持續數天;注射後當天可冰敷來減少疼痛感。
- 建議搭配醫師所開立之消腫修復口服藥,可讓病況修復得更加穩定。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體外震波以雙層壓電晶體產生高能震波,經特殊介質,聚集在需要治療的骨骼及軟組織上,藉由重複震盪方式,增進軟組織細胞代謝循環,軟化僵硬組織,使組織恢復血液供給,促進鈣化組織的再吸收、促進循環修復及組織再生。
- 懷孕者、感染或高血壓未受控制的或凝血功能異常之病患不適合。
- 返家後若有患部異常疼痛或高燒,須立即返回門診就醫。
- 少部分患者的皮膚表層有可能出現紅腫徵狀,兩三天會自然散去。
- 返家一周內不宜劇烈運動,避免對正進行修復的組織造成再次傷害。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低能量雷射在患者的患處或傷口導入雷射光,透過這種方式得以直接針對病灶的原發處做治療,達到降低疼痛與促進患部深層組織生長修復。
- 刺青部位不適合進行此療程。
- 治療期間手機不要放在雷射光源附近,避免螢幕受損。
- 副作用極低,少數病人會覺得治療部位有針刺感,偶有局部紅斑或皮膚色素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