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扭傷還是骨折?舟狀骨傷害的正確診斷與創新治療
本院個案
人生中,難免遇到跌倒的意外,但在手撐地之後,造成的腕部傷害,卻有可能不是扭傷挫傷那麼簡單!無論是推或撐的動作,前臂最粗壯的橈骨是與八塊腕骨中的舟狀骨最直接接觸而傳達力量,這也是舟狀骨骨折佔腕部骨折近九成的原因。
然而舟狀骨骨折真正可怕的是,由於初期的症狀不明顯(不如其他部位的骨折疼痛、腫脹)、X光也可能呈現「偽陰性」不易判讀的關係,經常被忽略掉,而造成治療的延誤。往往等到發展成交感神經失養症和骨折癒合不良,甚至是舟狀骨的缺血性壞死,導致了更嚴重的疼痛和症狀,病患才知道要就醫。
熱河診所常有這類案例,最近的是阿梅阿姨,當初就是在車禍後輕忽了問題,以為是單純的腕部挫傷,便放著等它自己好,直到兩、三個月過去,手越來越痛,才去四處求診。各家醫院給她的診斷和建議都很一致:這是忽略性舟狀骨骨折,且應該手術固定並植入骨質以避免更嚴重的後遺症。因為害怕動刀而不知如何是好的阿梅阿姨,突然想起了治好自己足底筋膜炎的熱河診所,或許有不需動刀的治療方式,便趕緊前來尋求幫助。
診斷治療
了解阿梅阿姨遇上的麻煩後,吳醫師幫她安排了X光並細心做了各種檢查,確認了她所擔憂的骨折癒合和疼痛問題,便建議阿姨使用診所設計的自費療程進行循環治療:骨折的部份,可利用自體血液修復因子和促進骨頭生長的配方,提供養份,加速生長癒合;針對疼痛和腫脹的軟組織及神經,除了前述的自體血液修復因子外,還能以體外震波和低能量雷射幫助骨折修復。
阿梅阿姨在看到許多成功的經驗與案例後,非常樂意嘗試這些新穎的治療方式。另外她也問到是否需要額外的固定,於是吳醫師便建議她可加採用肌內效貼紮(自費),不僅透氣又舒適,還能夠有消腫、固定、促進肌力等效果。
在經歷了這些療法和技術後,阿梅阿姨大大稱讚台灣醫療的進步,讓她這樣不想動手術的人,也能獲得妥善的治療,甚至有更好的效果。最後熱河診所提醒大家,發現自己有骨折問題,一定要趕緊就醫治療,拖延越久不但多折磨自己,併發症的處理也會越加繁瑣,更有可能造成治療效果不彰。
https://youtu.be/Up6XoO5ZtQI
點我了解更多:超音波導引注射、ESWT體外震波、低能量雷射、肌內效貼紮療法
線上諮詢和就診方式
您所提供的諮詢內容僅能作為醫護人員初步紀錄使用,依據衛福部法規及個人狀況差異,一概無法進行線上問診,請務必親自來現場看診評估及檢查,方能給予正確診斷及治療。若有因忙碌而無法即時回覆之狀況,敬請見諒。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自體血小板,使用自體的血液,加入抗凝血劑後,使用高速離心機離心,分開血液各種成份後,取得高濃度血漿中所含的生長因子。
- 借助超音波導引,將增生藥劑(自體血小板、修復消腫藥)注射至受損神經周邊,解除神經的壓迫,也能使神經更穩定,減少其他組織的破壞,及不易發炎。
- 有血液、血小板功能障礙、免疫疾病者可先經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治療。
- 懷孕者、嚴重藥物過敏、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者 (例如阿斯匹靈…等)。
- 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
- 注射部位可能有些微紅腫反應為正常現象。
- 一週內,避免以下活動,如泡溫泉、游泳、抽菸、喝酒、吃刺激性食物。
- 可能有短暫的酸痛及不適,少數病人會持續數天;注射後當天可冰敷來減少疼痛感。
- 建議搭配醫師所開立之消腫修復口服藥,可讓病況修復得更加穩定。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體外震波以雙層壓電晶體產生高能震波,經特殊介質,聚集在需要治療的骨骼及軟組織上,藉由重複震盪方式,增進軟組織細胞代謝循環,軟化僵硬組織,使組織恢復血液供給,促進鈣化組織的再吸收、促進循環修復及組織再生。
- 懷孕者、感染或高血壓未受控制的或凝血功能異常之病患不適合。
- 返家後若有患部異常疼痛或高燒,須立即返回門診就醫。
- 少部分患者的皮膚表層有可能出現紅腫徵狀,兩三天會自然散去。
- 返家一周內不宜劇烈運動,避免對正進行修復的組織造成再次傷害。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低能量雷射在患者的患處或傷口導入雷射光,透過這種方式得以直接針對病灶的原發處做治療,達到降低疼痛與促進患部深層組織生長修復。
- 刺青部位不適合進行此療程。
- 治療期間手機不要放在雷射光源附近,避免螢幕受損。
- 副作用極低,少數病人會覺得治療部位有針刺感,偶有局部紅斑或皮膚色素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