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骨又稱大腿骨,是人體最長的骨頭。它的最上端為圓球狀,與髖臼組合成髖關節。當供應骨頭的血流不足,或缺乏血流供給,令骨頭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和養分,上頭覆蓋的軟骨會開始崩壞,當關節面被破壞,此狀況即稱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且病程變化非常快,如果不接受治療,可能只需1-2個月的時間就會達到需換人工關節的標準。
症狀
走路時鼠蹊部或髖部深處疼痛,有時膝蓋也有牽引痛,可能會和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混淆。
好發族群
目前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中有15人罹患此症,好發於30~60歲男性。
發生原因
- 外傷:髖關節脫臼或骨折,因骨折會使骨頭位移,容易扯斷血管,使股骨頭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和養分。
- 酗酒者:酒精會讓脂肪沉積於血管,增加小血管栓塞的機會。
- 服用類固醇:如氣喘、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雖然醫學尚未證實類固醇對骨頭的危害,但推測應是類固醇會增加血液中脂肪濃度,使小血管被脂肪栓塞。
- 有血管炎等疾病:如患有血管炎、血管栓塞、胰臟癌、糖尿病或骨盆處接受放射治療等。
- 潛水:當潛到深水時,氧氣、氫氣更容易溶解於血液內,但當回到水面時,因這些氣體不再溶於血液,會在血管內形成小氣泡而塞住小血管。
治療方式
1.保守治療:
症狀初期當骨頭結構塌陷範圍不大,可做物理治療減緩病症,或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拐杖減輕髖關節負重,並服用消腫止痛藥減緩症狀。如果初期發現病症,馬上介入PRP增生療程,效果會更佳。
2.近期醫院手術方式:
.核心減壓手術:在疾病第一、二期為主流手術方式,藉由降低股骨頭內的壓力,改善局部血流及供氧狀態。由大腿近端外側,以電鑽將股骨頭壞死的部分減壓,讓微血管進入減壓部位,終止股骨頭壞死的惡性循環,手術時間僅半小時,傷口不到一公分,術後隔天即可出院。
.骨頭與軟骨移植(Bone and Cartilage Grafting):利用自身健康的骨頭與軟骨,移植至髖關節受傷處。可以配合減壓手術一起施作,若患者仍處於缺血性骨壞死的初期,手術可刺激受傷處長出健康的骨頭和軟骨。
.人工髖關節置換:當壞死的骨頭已經崩塌,破壞關節面,造成嚴重髖關節炎,則需透過髖關節置換,移除被破壞的股骨頭和軟骨,再置入人工關節。
針對第一、二期病患,除了主流手術方式,還有無刀的PRP增生療法:
熱河診所透過骨骼超音波透視,將PRP自體修復因子導入,以補充股骨頭及周圍軟組織的營養,搭配體外震波可促進股骨頭及周遭軟組織血管新生、恢復其原有彈性,再使用樂福雷射及低能量雷射,加快血液循環,提升組織修復能力,減輕痛楚並延長股骨頭的使用壽命。
提醒您,不論以何種治療方式康復,最終還是需要找出真正的病因去改善,如戒酒、不潛水、不使用類固醇、避免跑步等,並持續使用保守治療,避免病情再次惡化。
您所提供的諮詢內容僅能作為醫護人員初步紀錄使用,依據衛福部法規及個人狀況差異,一概無法進行線上問診,請務必親自來現場看診評估及檢查,方能給予正確診斷及治療。若有因忙碌而無法即時回覆之狀況,敬請見諒。線上諮詢和就診方式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自體血小板,使用自體的血液,加入抗凝血劑後,使用高速離心機離心,分開血液各種成份後,取得高濃度血漿中所含的生長因子。
- 借助超音波導引,將增生藥劑(自體血小板、修復消腫藥)注射至受損神經周邊,解除神經的壓迫,也能使神經更穩定,減少其他組織的破壞,及不易發炎。
- 有血液、血小板功能障礙、免疫疾病者可先經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治療。
- 懷孕者、嚴重藥物過敏、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者 (例如阿斯匹靈…等)。
- 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
- 注射部位可能有些微紅腫反應為正常現象。
- 一週內,避免以下活動,如泡溫泉、游泳、抽菸、喝酒、吃刺激性食物。
- 可能有短暫的酸痛及不適,少數病人會持續數天;注射後當天可冰敷來減少疼痛感。
- 建議搭配醫師所開立之消腫修復口服藥,可讓病況修復得更加穩定。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體外震波以雙層壓電晶體產生高能震波,經特殊介質,聚集在需要治療的骨骼及軟組織上,藉由重複震盪方式,增進軟組織細胞代謝循環,軟化僵硬組織,使組織恢復血液供給,促進鈣化組織的再吸收、促進循環修復及組織再生。
- 懷孕者、感染或高血壓未受控制的或凝血功能異常之病患不適合。
- 返家後若有患部異常疼痛或高燒,須立即返回門診就醫。
- 少部分患者的皮膚表層有可能出現紅腫徵狀,兩三天會自然散去。
- 返家一周內不宜劇烈運動,避免對正進行修復的組織造成再次傷害。
療程聲明 STATEMENT
- 低能量雷射在患者的患處或傷口導入雷射光,透過這種方式得以直接針對病灶的原發處做治療,達到降低疼痛與促進患部深層組織生長修復。
- 刺青部位不適合進行此療程。
- 治療期間手機不要放在雷射光源附近,避免螢幕受損。
- 副作用極低,少數病人會覺得治療部位有針刺感,偶有局部紅斑或皮膚色素增加等。